文章目录[+]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张益铭
“前几天台风过境,给这边海水养殖的网箱和氧气标的带来了重创。”某保司广东分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台风可谓是重创了湛江的养殖业,在接到报案的第一时间,保司也在积极行动,第一笔预赔款360万是在台风登陆后的第四个小时赔到位的。
上述工作人员口中的台风正是“摩羯”。近期,今年第12号台风“摩羯”、第13号台风“贝碧嘉”和第14号台风“普拉桑”接连登陆我国,给广东、海南、上海等地造成严重灾害。面对台风带来的巨大风险损失,多家保险机构开辟理赔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灾后重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众多赔付险种中,农险是不可忽略也是赔付较多的一个险种。从当前保司披露的赔付数据来看,保险业已接到近万件农业保险的报案。报案中的农业保险主要是哪些险种呢?当前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如何?记者通过采访业内人士,就这些问题一一给出了答案。
据悉,受台风影响,保险机构接到的报案主要涉及车辆保险、农业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巨灾保险等民生类险种,以及企财险、工程险等传统险种。以上海为例,截至9月24日15时,上海财险业已接到报案共5.87万件,预估赔款12.2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众多赔付险种中,农险是不可忽略也是赔付较多的一个险种。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12时,太平洋安信上海分公司已接到台风“贝碧嘉”“普拉桑”农业保险报案1522件,报损金额2.27亿元;针对台风“摩羯”,截至9月12日10时,人保财险已接报案2.22万件,其中涉农报案量近3500件,预赔快赔2.09亿元。
“农险报案和理赔的险种主要是政策性农险。”某保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所谓政策性农险,主要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2006年我国开始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如今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推广至全国,覆盖农、林、牧、渔业的各种种养标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对记者表示,政策性农险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2006年~2008年,中央财政开始补贴保费,鼓励各地开展农业保险试点,标志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09年~2012年,《农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确立了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则、经营规范和监督管理框架,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2013年至今,农业保险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战略方针持续推进,品种不断丰富,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保险网络。
据悉,当前做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大概有37家,农业保险也形成了以政策性农险为主,农产品商业保险为辅的业务格局。据财政部披露,2023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478亿元,为1.6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5万亿元。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562亿元,同比增长18%。目前,中国农业保险深度(保费规模/第一产业增加值)超1.5%,密度(保费规模/农业从业人口)超700元/人。
不过,虽然政策性农险已经历20年的发展,但是仍未完全覆盖农产品面临的风险需求,并存在一些问题。
“法律制度滞后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例如,在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实施负有重要责任,但是其权责界限并不明确,导致实践中不作为和乱作为时有发生;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道德风险也随之加大,但是制度不完善导致完全收入保险和收入保险的发展处于尴尬之中,保险公司欲迎又拒。”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对记者表示,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持续支持其实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当前,财政收入收紧,特别是一些农业大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面临很大压力。此外,统一规范的农业保险信息制度缺失制约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精准承保、精准理赔,最终影响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政策性农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所以为填补市场空白,一些保司针对农产品开发了商业保险。如订单保险、收入保险、期货保险、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这些保险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农产品的保障需求。收入保险为农户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收入保障,期货保险和指数保险则利用金融工具分散农业风险,提高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以胡萝卜商业保险为例,该保险产品涵盖胡萝卜种植险与胡萝卜收入险,是一种特色农产品商业性保险,其中种植险针对暴雨、病虫害、旱灾、内涝等灾害给保险胡萝卜造成的损失,依据损失率进行赔付,每亩地最高赔付金额为2400元。收入险则在胡萝卜价格下跌或产量降低致使保险胡萝卜的实际收入低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目标收入时发挥作用,每亩地最高赔付6000元。
“新型保险产品的定价依赖于准确的生产成本、市场行情和气候数据,但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面存在短板,影响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支培元表示,农户对新型保险的认知有限,加之宣传推广不足,使得这些产品在基层的普及率不高。缺乏成熟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保险公司在面临大面积自然灾害时,自身的赔付压力巨大,影响长期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农险的发展还需要政策在多个方面给予支持。首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和覆盖范围。其次,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农业保险监管力度,确保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此外,推动农业保险与其他政策的协同配合,如与农业信贷、农业补贴等政策的联动,以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最后,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记者注意到,除产品和推广本身问题外,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农险还存在虚假投保和虚假理赔问题。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方网站发布题为《严查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推动惠农政策落地落实》的文章,直指多个地方出现骗取农业保险理赔款、投保金额与扣款金额不一致、灾后理赔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
例如,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筛查比对全区近3年来黄桃投保数据,发现涉嫌虚增、虚报数据245条。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党员干部13人,涉及理赔金额40.1万元。“有的村干部把自己或亲属伪装成黄桃种植户、虚构种植面积购买保险,有的利用职务便利虚开证明增加面积骗取保险理赔。”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称。对此,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进行类案分析,研判黄桃政策性保险背后的风险点和监督空白点,推动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此外,还聚焦20余个财政农业保险项目,以区级财政补贴险种为重点,着力推进整治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为确保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记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也于今年4月份向行业机构下发文件,开展政策性农险业务承保理赔合规性和内控有效性专项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包括六大方面,涉及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的内容包括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承保、理赔、财务、产品的合规性情况和内控有效性情况。
其中,承保合规性内容包括:是否存在通过篡改投保信息虚增承保数量、虚构保险标的、编造虚假保险合同等行为;是否存在以“有灾赔灾、无灾返本”等虚假宣传误导农户投保;是否存在给予或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以及倒签单等承保流程不合规等情况。
理赔合规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存在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保险事故损失程度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是否存在平均赔付、比例赔付、协议赔付等理赔不真实行为;是否存在套取理赔资金用于返还垫付保费或冲销财政补贴资金等行为;是否存在拖赔、惜赔等未按照规定时限赔付,或无理拒赔的行为等;是否存在补报案、理赔未到户、未公示等理赔流程不合规等情况。
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会对保司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将被剔出农险经营名单,实现“有进有退”。此外,强化农险产品监管,持续开展农险产品备案情况典型问题通报,从供给端提升农险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