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 需要搞清楚内涵的词汇
1. 经济往来:有买卖,就可以算了。对规模,没要求
2. 地方特产:
(1)当地出产,可以通行全国的东西
(2)算经济
3. 生活习惯:
(1)本地生存环境决定的,日常操作
(2)脱离某个地方,就会有新的形式
(3)属于文化的一种
4. 民族交融:
(1)有经济往来
(2)彼此征服,建立国家
5. 区域开发:
(1)古代史来说,多针对边疆地区
6. 行政效率下降:
(1)官员太多,办事儿的少
7. 地方势力膨胀:
(1)有更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利
(2)能拿到更多的好处
8. 权利再分配:
(1)调整、改革官制:原本A管的东西,现在BCD管了
(2)经常和相权下降结合
(3)决策权,封建时代:一直是皇帝的。
(4)从A管,到BCD管——分工明确了
9. 枢纽:
(1)中心位置
(2)无论操作什么,都要经过的地方
二 地区经济发展过程
1. 西晋,中原还是经济中心
2. 南北朝,江南经济开发新格局形成
3. 经济中心南移:宋代完成
4. 安史之乱:
(1)北方打仗
(2)南方稳定
5. 市坊制度:
(1)兴起于唐
(2)崩溃于宋
6. 西域:现在新疆、甘肃
7. 吐蕃:西藏
三 相权(官僚机构)发展:
1. 封建时代:
(1)相权长期下降(转移),君权持续集中:负相关
(2)违背这个趋势的说法,都是错的
(3)所有皇帝的操作,根本目的:削弱相权,集中皇权
2. 设立尚书台:转移相权
3. 文官地位提高:
(1)默认说的是宋朝
(2)别的情况,要看题目给的材料
4. 三省六部:
(1)三省: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1)中书省:负责起草——在中央(中)写(书)诏令
2)门下省:负责审议——马上出门,赶紧再看看:有啥差错没有
3)尚书省:负责操作——想分相权,当然要多做事
(2)相互牵制,分工配合
(3)六部,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
1)人家直接做事:多要点儿人,怎么了?
四 关于税收
1. 所有改革,古往今来目的唯一:增加税收
2. 封建时代,小农经济:
(1)自耕农数量:起起伏伏——小农经济的脆弱
(2)土地兼并,每朝每代都有
3. 田制改革:
(1)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2)北魏,隋唐:均田制
1)国家出面,分配无主之地,荒地
2)限制了土地买卖:抑制了土地兼并(一定程度上)
3)好处:提供平原,恢复生产:巩固了政权
4)消亡:人多了,没地分;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
五 文化相关
1. 道教,在政治上的应用:
(1)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
(2)体恤百姓 休养生息
(3)通常出现在王朝建立初期
2. 礼法并施 三教合一:
(1)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
(2)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 鉴往知来 文以化成:强调历史很重要
4. 顺承前制:
(1)汉承秦制:是代表
(2)说我这东西,以前就有:都可以套用
5. 书法评价:
(1)颜真卿:正气威严 如项羽披甲 铁柱将立
(2)小篆 秦朝
(3)楷书:刚健丰伟 庄重博大
(4)行书:
1)虚玄灵动
2)代表人物,张旭
3)兼具楷书的规矩,草书的放纵
(5)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六 文化发展各元素的权重:
1. 根本原因:
(1)和平安定的大好局面
(2)单选,就按照(1)的标准选就是了
2. 经济发展,是基础
3. 唐诗的双子星座:杜甫(可以当做历史) 李白
4. 内容一直在变化,影响多来自:
(1)文化影响
(2)皇权干预
(3)社会变迁:杜甫盛唐到安史之乱
(4)表现为不断出现新内容(通常诞生时,还没有)
(5)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评价,要结合其所在历史条件
5. 山水田园诗,兴起于南北朝:
(1)战乱不休,已经很不好混了
(2)朝廷不靠谱,官儿还不好当
(3)我,隐居了吧
6. 文化发展,有自己的规律
(1)皇帝,或其他大人物只能影响,没有决定作用
(2)时代背景,永远要走在做出选择之前
7. 儒家学说,地位稳定:
(1)别的流派,起起伏伏——儒家,岿然不动
(2)孝道:可以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扩大
8. 自发:东西有实用价值
9. 自觉:
(1)发现装b的价值了——实用性减弱,艺术性增加
(2)主要来自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3)比如书法自觉,是因为纸张多了,能浪费在各种实验操作上:以找到更好看的表达
七 世家大族的兴衰:
1. 九品中正制:专为世家大族做官准别
2. 科举:
(1)目的是选择优秀官吏
(2)冲击了世家大族
(3)其推行:说明君权得到加强
(4)在隋唐起始阶段,公平公正,很先进
(5)产生了官僚系统,也不好对付:有利有弊,看材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