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来源:和讯期货
目前的黑色建材经历了 6-9 月的下跌,从而形成低估值,然后从 9 月底开始,国家又开始出台各种政策刺激,盘面又开始走强预期逻辑上涨,这让我想起了近三年来黑色系的涨跌特征:
上涨阶段:低估值+强政策→强预期,强预期+升水锁库→正反馈。下跌阶段:高估值+弱需求→弱现实,弱现实+减产去库→负反馈。
基于强预期逻辑之下的上涨行情,以及上涨过程中形成的期现正反馈行情,最终又转化为弱现实之下的下跌行情,以及下跌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负反馈行情。
所以,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近三年黑色建材相关品种的行情特征,顺便对不同维度的交易变量之间共振与背离做个简单的总结。
强预期行情
最近几年到了这个时间段,市场总会有一波宏观资金开始交易强预期逻辑,让我们回顾过去三年对宏观政策最为敏感的黑色系所发生的情况。
2022年11月1号国内防疫政策开始调整,逐步开始放开了疫情管制,然后商品期货开始大涨,这个时候基于疫情放开之后经济复苏的预期,一波宏观资金开始疯狂拉涨,出现了罕见的上涨过程中走反套的行情,结果到了2023年3、4月份的时候,复苏不及预期,又开始暴跌。
这是比较显著的一波基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带来的经济复苏强预期上涨行情,以及复苏不及预期之后的现实下跌行情。
2023年也是10月份这个时间段,国家突然搞了一个万亿特别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然后又搞了一个三大工程来刺激经济,宏观资金又对来年商品需求产生了强烈的预期,从而又发动了一波强预期的上涨行情。结果到了2024年1月份开始,持续的弱需求消耗了市场的耐心,一季度商品又暴跌。
这又是一个比较显著的一波基于万亿国债+三大工程带来的经济复苏预期上涨行情,以及后面的需求不及预期之下的现实下跌行情。
2024年同时10月份这个时间段,今年早一些,9月底就开始出政策,10月政策更频繁,似乎政策力度比过去更大,同样的又给宏观资金带来了强烈的看涨预期,所以一些品种又开始在重复过去两年的情况,强预期之下的升水拉涨行情,带动产业链上游库存向中游转移,同时现货涨价,与盘面形成正反馈上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奇怪,明明基本面不好,但是盘面却能涨那么多,甚至一直涨。因为不同的市场参与者,他们所关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纯技术交易者不关心宏观,也不关心微观基本面,只关心盘面技术图表。产业交易者主要关注中观产业链和微观基本面,同时兼顾一下宏观。但也有一些更大体量的宏观资金,他们都不看中观产业链和微观品种个体基本面,有的大佬只看宏观+政策+事件驱动+市场情绪,有的大佬只看宏观+政策+估值。
所以当宏观政策定性了之后,他们就找到了模糊的正确方向,然后就找一些大品种去做方向,根本就不看你产能是否过剩,更不看你是升水还是贴水,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太微观了,没什么格局。
这是最近三年在这个时间段,特别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当国家出台某些政策之后,市场就会开始走出强预期和弱现实对抗的盘面,往往都是强预期在更大的宏观资金推动下率先获胜走出趋势,然后带动盘面升水拉涨,实现产业层面的库存转移,产业基本面阶段好转与盘面趋势形成正反馈。
但由于终端需求的不稳定以及产能是相对过剩的,这种强预期之下,宏观资金的升水锁库拉涨,刺激的并非是终端需求,而是中游环节的投机需求,使得阶段性投机需求大于上游产量,从而实现上游去库和现货提价,但中游的库容和资金有限,当投机需求到达极限之后,而终端需求仍然不行,那么之前的投机需求又容易转化为投机供给,上游产量+投机供给又远大于终端真实需求,所以弱现实情况下,价格又跌下去了。
比如,我们以螺纹01合约为例,我们可以看一下最近三年的走势图,都是在10月左右开始稳步拉涨一直到次年,次年基本上撑不过一个季度就要开始不及预期下跌了。
近三年的螺纹01合约
但是这些所谓的刺激政策,往往是在当年四季度的时候轰轰烈烈,转年之后就没有任何动静了,也不知道政策执行情况,直接就没有消息了,但是从后续的月度宏观数据来看,甚至微观的产业表需来看,都是没有任何改善。
例如,去年四季度特别火的万亿国债+三大工程,当时黑色系在这种预期情况下,硬顶着弱现实上涨,可是到了今年,从始至终,基本上没有任何关于三大工程的任何进展或者落地情况,可能表需数据和月度宏观数据就是政策效果的体现吧,总之是不及预期,也没人有人提了。
交易中的三观
所以,根据最近这三年的情况,我们总结一下当不同维度的交易变量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去理解和应对,这里所说的交易中的三观肯定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是指宏观、中观和微观。
宏观主要看经济数据和国家政策,当然也包括一些大的事件驱动,比如地缘之类的等待。
中观主要看整个产业链的产能周期、利润分布与库存分布情况,整个产业链利润的分配以及库存的流转都受制于产业链整体的产能投放周期。
微观则主要是看单个品种的基本面数据,也就是我们最常关注的那些,库存、基差、利润、开工等等这些数据。
微观层面的数据变化比较快,但是始终脱离不了中观的约束。比如,你这个品种处于产能投放周期,从中观角度来讲,你是产能过剩的,那么就注定了这个品种在产业链上分配不到多少利润的,库存挤压在自己这里,挤占了大量现金流,逼迫现货不断降价,所以要么低利润,要么亏损。
但市场有时候整体情绪很亢奋,有时候或者受到类似于当下这种强宏观政策的影响,宏观驱动之下的升水锁库行情,又带动了微观层面的变化,使得利润分配、库存流转都阶段性背离中观的方向。
打个比方,宏观是大哥,性格变化无常;中观是二哥,性格相对稳定;微观是小弟,跟着哥哥混。正常情况下小弟要服从二哥,但有时候大哥出来给小弟撑场面,这个时候小弟就会阶段性跟着大哥走,和二哥作对。
但由于大哥性格变化无常,当大哥不罩着小弟的时候,可能和二哥玩到一块了,这时候小弟就惨了,必须老老实实跟着两个哥哥走。
很多人做微观基本面的时候,本来基本面很差,产能周期过剩情况下,服从二哥指令下跌是很正常的。但这个时候宏观大哥一时兴起,喊着要涨,结果把微观小弟给带动了,形成正反馈。
所以,在宏观、中观、微观一致的情况下,行情就很流畅,也没什么震荡,就是单边趋势。当微观和中观不一致了,而这种不一致是由于宏观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市场就容易有分歧,该听大哥的,还是该听二哥的。从现实情况来看,短期要给大哥面子,听大哥的,中长期还是要听二哥的。
简单来说,对于一些微观基本面偏弱的品种,在低估值的情况下,需要注意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当估值修复之后,就需要注意中观产能周期不变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