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2日电 (孙秋霞 周可 李璐) 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下称“海博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深圳举行,广东一大批海洋领域“硬核装备”和先进技术成果争先亮相。
图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建的“创新者”号海洋原位仪器测试平台。 陈文 摄
本届海博会聚焦六大应用场景,重点展示船舶及港口航运、海洋能源、海洋工程与环保、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与医药、海洋旅游与文化,展览总面积达9.5万平方米,预计吸引约500家全球展商参与。
首次组团参加海博会的江门市展团展出多项高科技产品。其中,中交四航局“四航永兴”号是全球最大移动船坞、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固基”号是国内第一艘DCM深层水泥搅拌船、“中国智造”的“深海打桩机”;“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网箱平台,也是全国首个风渔融合海洋牧场和综合实验平台,2024年9月完成首批鱼苗投放,预计可年产优质海鱼约900吨,年产值5400万元。
在深圳鳍源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一款款水下运动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围观拍照。该公司研发人员介绍,全球首款专业级水下拍摄机器人FIFISH P3最大下潜深度达350米,具有强大推进动力和抗流能力。
图为深圳鳍源科技展示水下拍摄机器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此次展出无人飞行器“灰鲸G1”。“该款无人机专为低空运输而打造,飞行距离能达到60公里,克服了传统船舶的运输限制,特别是在海岛间或海上钻井平台实现高效运输。”工作人员黄晓冰介绍。
一直以来,广东不断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23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8万亿元,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万亿级的海上牧场、海上油田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千亿级的海上风电、海工装备产业集群产业初显雏形,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此外,广东持续加强高水平多层次的海洋创新平台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落户广东,万米钻深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一批“国之重器”涌现大湾区。
近年来,广东立足全省海洋资源禀赋,以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六大产业为抓手,大力推动海洋经济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据了解,从2018年起,广东省财政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约19.5亿元,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创新发展。通过专项资金投入与项目实施等系列举措,广东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带动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