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长期破净股开启“强制市值管理”,资金开始跑步入场,钢铁、地产、基建等破净股集中的板块连续大涨。
根据规则,2023年10月26-2024年9月25日收盘均价低于2023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的上市公司即为长期破净股。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显示,长期破净股数量约为682家,其中297家为央国企,地方国有企业为225家、中央国有企业72家。
政策发布两日以来,资金买入长期破净的央国企的意愿明显增强。9月26日,在沪深两市大涨的背景下,多只央国企股大涨,建发股份(600153.SH)、保利发展(600048.SH)、招商蛇口(001979.SZ)、华发股份(600325.SH)、华侨城A(000069.SZ)等央国企涨停。
银行、地产链是央国企破净“大本营”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显示,符合长期破净条件的央国企有297家,占比长期破净股总数达到43.55%,其中133只股的总市值超过百亿元,占297只总数比重近45%。这表明,长期破净股中,市值中等偏大的公司数量不少。
银行和地产链是央国企破净股“大本营”,共计24家银行股长期破净。除了五大行以外,邮储银行(601658.SH)、兴业银行(601166.SH)、浦发银行(600000.SH)、江苏银行(600919.SH)等也都在列。
银行以外,房地产、交通运输、基础化工、建筑装饰、钢铁的央国企破净股数量都超过20只,房地产和交运分别有34只、30只,排名第一第二位;行业景气度与房地产关联紧密的建筑装饰和钢铁分别有22只、21只。
从股价(近12个月的收盘价,下同)与每股净资产(2023年年报,下同)的差额看,银行股中,兴业银行的破净幅度最大,差额为-16.45元,差额仅次于该公司的银行股是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达-11.36元、-10.55%。城商行中,上海银行的破净幅度最大,为-8.04元。
水泥、建材、基础建设等与基建、地产相关行业的破净幅度较大。海螺水泥(600585.SH)2023年的每股净资产为34.97元,近一年收盘价约为21.51元,差额超过13元,9月26日海螺水泥大涨7.35%。中国铁建和中国交建的情况类似,2023年的每股净资产都超过16元,而近一年股价不足10元。汽车行业中,上汽集团的破净幅度排在第三名,差额达到-11.95元。
哪些地区的央国企破净股比较多?第一财经进一步统计发现,北京、上海各有37只、30只,在各省市中数量居首;广东、江苏、浙江则分别有29只、28只、20只,天津、山东、河北、福建、安徽的数量位于10只-20只之间。
资金跑步入场,市场盼具体措施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对市值管理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到本次新政落地,长期破净股迎来“强制市值管理时代”。日前,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应当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并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说明。
市值管理新政落地两日以来,大盘指数放量大涨,连续两日市场成交额超过万亿。从股价表现来看,破净央国企受资金关注度明显提高。统计显示,9月24日—26日,上述破净央企平均上涨13%,五矿资本(600390.SH)三连板领涨央企,累计上涨33.09%,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分别上涨15.33%、18.44%;钢铁股中,鞍钢股份(000898.SZ)、新钢股份(600782.SH)均涨超18%。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某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市值管理新政策有助于被低估的优质资产进行重新定价,尤其是破净幅度较深但盈利能力稳定的央国企,可能存在价值重估空间,带来投资机遇。
“不同行业的破净央国企运用市值管理工具偏好会有不同,科技成长风格的破净股可能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为主;经营稳健的基础化工或会进一步提升分红比例;总股本较大的老牌钢铁、交运企业回购的意愿会更强。加上这次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预计回购增持会是大市值破净央国企进行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上述投行人士说:“当前个股上涨主要是基于情绪和预期的股价表现,随着时间深入将看到长期破净股发布的具体市值管理措施。”
中信证券分析,证监会先后落地市值管理指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意见等文件,延续了此前资本市场改革“1+N”的政策思想。一方面,文件重点针对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和长期破净公司做出要求,考虑到目前长期破净公司市值占比超过20%,预计相关公司市值管理动作或继续加快;另一方面,文件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产业整合等方向,并且强调优化支付、定价包容度等配套政策。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央行首创针对股市的两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推动股市的风险评价下调。其中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对于具有市值管理要求的央国企和ROE稳定的民营蓝筹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提供其增持股票的能力。但考虑资产负债率要求,破净央国企+流通市值不大公司的股价估值弹性或更为受益。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