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厦门,福建省的中心城市和教育领先地区。作为厦门的核心市区,思明区人文荟萃,也是基础教育的优势区域。作为以“思明”命名的学校,厦门市思明小学校长陈雪芳,又是如何当这个“家”的呢?
“国家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希望鼓励老师们像教育家那样教书育人。”结合这一精神,陈雪芳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责、能、道”三个阶段:一是明“为师之责”,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己任,德能双修,提高素养。二是明“为师之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全方锤炼,提升能力;三是明“为师之道”,追求为学生幸福未来奠基的教育之境,融合五育,成事成人。
有了发展的目标,接下来就是怎么做。“学校规模不大,校长、老师、学生之间的距离很近。彼此之间的羁绊与影响十分真切。”陈雪芳选择首先从自己出发,因为校长自己的言行会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师风学风。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带动老师们同时达到“责、能、道”的标准呢?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的是两个字——学习。
“做老师,就应该乐于学习,而乐于学习的前提则在于年轻、积极的心态。老师们乐学而上进,自然就有担当、有能力,继而无限接近‘教育家’的境界。”
《论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陈雪芳觉得,在学校的各种工作中,与不同学科的老师探讨业务共同学习可能是自己最开心的事。
“很喜欢研课,我觉得研课就是在玩。”陈雪芳开玩笑说。经常有老师找她讨论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她便拉上几个人,一起讨论解决,这是她工作中的快乐时光。因为对她来说,这不像是任务,更像是兴趣和爱好。
“校长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自己爱学习,还会提醒大家都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心理健康学科教师陈沁表示,在学校,老师们经常参加各种技能比赛,目的是“以赛促学”。而校长从来都是和老师们一起学习,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榜样。“她还会跨学科学习。她教的是英语,但心理学科的比赛,她一样能给到中肯的建议。”
“不同学科虽然知识体系不同,但是教育理论是共通的,最重要一点是,核心目标都指向落实立德树人。”陈雪芳觉得,在工作中,跨学科学习令她获益良多,而且换换脑子实在是非常有趣的事。“比如科学学科的趣味性、实证性和探究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生活化又深蕴育人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让我对自己的学科有进一步的比较和融通,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学。”陈雪芳说,在她几十年的工作中,年轻老师和她关系都非常要好,她常常说:“年轻人追求新奇,充满朝气,我要和他们一样,永远保持生机活力。”
不过在年轻老师们看来,反而是陈雪芳校长在“助推”大家前行。
入职6年的教师聂闽教的是科学学科,入职以来各种教学比赛纷至沓来,原以为自己肯定会疲于招架,没想到校长既请专家导师手把手教她,又组织各种研讨会、分析会帮她精修作品。“感觉受到了重视,雪芳校长是真的花时间在陪我们成长。”聂闽说。
语文教师林亚观有一次接到任务在研讨会上点评发言,到了现场才发现,除了自己,其他参与发言的老师都准备了PPT。她赶紧在微信上向校长求助,陈雪芳很快给出回复:“没关系,只有5分钟,PPT未必能发挥优势,直接亮明观点,用逻辑清晰的内容架构加上声情并茂的言语表达,你一定可以的!”
后来,这次发言获得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肯定。林亚观回忆,“雪芳校长思维敏捷,那简洁却切中要害的指导,充满信任的言语关怀总能在任何时候鼓励我——再向前思考一步,问题总能迎难而解”。
“校长喜欢在食堂聊家常,称之为‘食堂办公’。”副校长许秋鸿说,与校长最佳的聊天时间大概就是午餐,她会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也可以聊聊美食,聊聊奶茶。“她会与我们‘共情’,聊起天来,感觉把我们当成可以一起‘嗨皮’的小伙伴。”